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航天牢牢把握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科技興安,持續推進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所屬企業穩步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科技強安戰略和“壓點減員”專項治理,持續鞏固科技支撐,不斷提高安全風險智能防控和監管監察能力,多舉措夯實安全發展基礎,努力打造安全高效的智能化企業。
一、“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實現設備本質安全
湖南航天吸收劑材料、涂料生產過程使用乙醇等有機溶劑及金屬粉末,原材料及中間產品、產成品火災爆炸危險性大,為解決該問題,湖南航天通過建設機械化、自動化產線,生產線全線密閉,隔絕氧氣,實現惰性氣體保護的本質安全性設計,大大減少事故發生可能性。通過自動喂料、喂料擠出一體化、自動裁斷等新工藝技術替代傳統手工工藝,一線生產作業人員由20余人壓縮至6人,安全生產可靠性進一步提高。
二、安全生產管理前置,推進技術工藝本質安全
有接著劑柔性覆銅板生產需要將溶劑、橡膠、樹脂等10多種化學品攪拌混合調制成涂布膠水,由人工零星桶轉移至涂布現場,操作不當極易引起安全事故。通過優化工藝改造配料工序,增加配料桶和輸送管道,實現專桶專配,專管專送,增設中控臺,人機控制界面顯示桶槽編號、介質、容量、狀態、溫度、壓力、攪拌槽稱重控制界面,實現現場操作可視化、遠程監控和配料控制自動化,技術工藝本質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傳統的蜂窩芯涂裝工藝采用溶劑型吸波涂料制備吸波板,該工藝使用的溶劑型吸波涂料安全生產風險大、職業病危害和環境污染嚴重。通過研發,用水性吸波涂料配方替代有溶劑型吸波涂料,從根本上解決了VOC排放對人體、環境造成的傷害及安全生產風險問題,三級危險作業直接降為低風險作業。
三、探索智能工廠建設,打造智能制造作業車間
為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降低安全風險,湖南航天對傳統的機械制造產線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運用柔性自動化技術、機器人技術、物聯網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將數控機床、三坐標測量機、清洗機、機器人、立體倉庫等智能裝備互聯互通,實現智能生產線自動排產、上下料、加工、監控、檢測、信息采集等功能,使其具備24小時連續加工能力,實現生產現場無人作業。通過安全傳感器、聯鎖、報警反饋、緊急制動、過載及短路保護等多重安全防護,實現對人員安全、物料安全、過程安全、設備安全、環境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全面管控,提升智能車間無人化作業安全生產風險防控能力。
傳統的鐵氧體磁性材料生產系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過程涉及高溫、噪音、粉塵等職業危害因素及人員夾傷、壓傷等機械傷害風險。生產以人工為主,一線生產員工數量多,勞動強度大,安全管理難度高。通過安全課題研究,推進智能化建設,在石門園區建成一條鐵氧體全自動生產線建設,實現工序內操作自動化、物料轉運自動化及在線檢測,聯合信息系統建設,實現自動化操作、物料轉運及在線檢測智能化控制。
四、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實現遠程監控管理
湖南航天開展安全傳感器工程建設,通過安全傳感器工程建設將原模擬信號升級為數字信號、將一些老化損壞設備予以更換、將系統軟件進行升級、監控信號傳輸至管理部門,實現對危險作業現場的安全狀況測試和實時監控管理。
針對安全風險高、工地分散、安全生產管理難度大的環保項目,依托環保智慧運營監控平臺系統和工程項目可視化管理系統,推進單位工程建設數字化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智慧監管平臺系統,實現對重點項目的實時監控,通過安全智慧檢測平臺項目管理模塊,能夠實時了解工程進度、施工人員、機具基本情況以及現場隱患排查、整改情況,通過數據分析模塊可以收集、分析項目現場隱患種類、類型,實現針對性的管控,同時通過數據收集建立公司現場項目隱患問題數據庫,為其他同類型工程項目現場隱患排查治理提供有效支撐,實現環保項目遠程監控,有效遏制事故發生。
近年來,湖南航天緊抓設備本質安全和技術工藝本質安全,安全管理前置,取得了明顯成效。安全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我們要充分認識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安全生產底線,持續推進科技強安,不斷提高本質安全水平,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焦繼革)
|